常德日報記者 彭進軍 通訊員 王羽純 李威 文/圖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,武陵區丹洲鄉楠木村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建活動。6月30日,由常德市4名選調生組成的“有村傳媒宣講團”走進楠木村,通過“理論宣講+實地調研”的形式,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。
在村黨群服務中心,一場沉浸式微黨課正在熱烈進行。選調生們結合自身經歷,圍繞新時代黨員責任擔當、作風建設等主題展開生動宣講。活動現場,全體黨員面向黨旗莊嚴宣誓,鏗鏘誓言回蕩在會場;作風建設微黨課通過典型案例剖析,深入淺出地解讀中央八項規定精神;當黨齡50年的老黨員接過紀念勛章時,銀發間的勛章閃耀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光芒。“要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。”選調生代表的發言道出了此次活動的深意。
微黨課結束后,宣講團成員跟隨村支書走進村辦桃園產業基地,實地調研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的“ 楠木模式”。在一號桃園基地,“黨支部+合作社+農戶”雙軌協同運營模式引人注目,專業經營團隊的引入讓資源得到優化配置;三號基地則采用合作社自主經營,黨員技術骨干與農戶結對子,從品種改良到電商銷售全程指導。基地里的紅色直播間,村支書帶頭當主播,黨員示范崗輪流上陣,黃桃品牌通過直播帶貨銷量節節攀升。“從漢服短視頻引流到現場采摘直播,桃園成了我們的演播廳。”村支書的介紹讓選調生們連連贊嘆。
宣講團成員在村桃園基地里調研
夕陽西下,選調生們的調研筆記已寫滿收獲。這場別開生面的活動,讓黨建理論化作了枝頭沉甸甸的果實、直播間里此起彼伏的訂單提示音,展現出鄉村振興的“青春方程式”。當年輕干部的創新思維遇見老黨員的堅守傳承,當理論宣講碰撞產業實踐,紅色基因正在這片沃土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。